記得追蹤『電癮食堂』來看看更多百人百電影環島交換日記喔
To ㄎㄎ:
在逢甲夜市遇到的ㄎㄎ當時在分享電影的時候依稀記得片名是「什麼的名單」,是一部跟二次世界大戰有關的電影,我直覺的詢問她是不是《辛德勒的名單》,但他跟我提到的內容又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依照ㄎㄎ給我的劇情大綱,漸漸推論出這部電影應該是德國作品《帝國毀滅》,此片的一大特色是以希特勒的秘書視角去闡述二次大戰最後的日子。
無論是受到教科書或是社會給予的強烈印象,我們總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壞人就是日本、德國,這種貼上「壞人」的標籤,就連在補習班教歷史為了讓學生快速記憶也會直接說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壞人的那方,但這樣的言論確實過於攏統與偏頗,畢竟我們可以客觀分析納粹的政策迫害了猶太人的生存權,但我們總是會以偏概全的將德國人與納粹畫上等號,而這麼多年下來只要跟納粹有關的電影,哪怕只是彩蛋式的嵌入都會惹上非議,而這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帝國毀滅》也不例外。
尤其描繪希特勒一直都是德國文化界的一大禁忌,此片也是罕見請來會說德語的演員飾演希特勒(飾演者布魯諾岡茨Bruno Ganz是瑞士人)。而本片的最大爭議無疑是以相對人道的立場去描繪納粹高層以及希特勒的處境,甚至有人批判此片將他們拍得像被害者而加害者,或許針對整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黨要為許多猶太人與戰爭犧牲者負起很大的責任,但就他們個人的生命結尾來說,他們也是人,也會對死亡感到害怕與恐懼,與其說電影視他們為被害者,不如說電影選擇以人性的角度呈現歷史人物的心境。
我很喜歡這種不同觀點的歷史呈現,尤其在世俗價值觀普遍認定的情況下,這樣的電影可以提供觀眾不一樣的審視角度,畢竟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僅能依照前人留下的片面字眼去推定當時的樣貌,好比我在上週 #電癮經典時刻 單元選擇的作品《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當中說的那句話:「歷史是由那些處死英雄的人所撰寫的。」
所以我要分享給ㄎㄎ的另一部作品同樣也起到這樣的作用,那就是由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執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監製的《來自硫磺島的信》,此片以日本人的觀點描述這場戰役,而同年導演拍攝了另一部以美軍角度的電影《硫磺島的英雄們》合成一套「硫磺島二部曲」,讓觀眾得以透過雙方視角去回顧這場太平洋戰爭中的「硫磺島戰役」,希望你也會喜歡。
再次謝謝你與我分享電影。
From
電癮食堂 Tony
───────────────
【延伸閱讀】
🔺【癮集心得】《#誰是被害者》:殘暴的無情大雨,人心是否能夠撐起包容互助的傘
🔺【電癮影評】起司洋蔥圈:四大角色《1/2的魔法》角色教會我們的人生命題
🔺【電癮專題】時代變遷下的小人物!6部中國電影帶你看盡景色、人事都已非的歲月痕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