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追蹤『電癮食堂』來看看更多百人百電影環島交換日記喔
To 曼曼:
真的很難想像,是什麼樣的使命感,讓瑪莉柯爾文Marie Colvin願意不顧性命,親臨戰場將第一線的資料與畫面傳遞給全世界的觀眾,尤其是那些過著安逸生活,認為「戰爭離我很遙遠」的那群人身上。我不得不承認,小時候的我也是,總是覺得飢荒、戰亂、疾病、災變離自己很遠很遠,但長大後漸漸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遙遠,許多事情看似遠在天邊,其實近再眼前。
相信經歷這次的疫情大家更有所感,病毒、戰爭,都是能奪走健康人性命,帶來無常的未知恐懼,感謝那些前往爆發地將第一手消息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記者,他們將自己暴露在染病的風險裡,也要告訴眾人武漢的真實狀況,畢竟當時官方的資訊確實讓人無法相信,不少記者也因此感染肺炎,遺憾離世。《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中的德國記者亦是如此,且要不是他的堅持與勇敢,光州事件的真相永遠不會被揭發,大家可能仍全然相信官方的言詞。
所以他們到底為什麼願意這麼做呢?如果他們僅把這件事視為工作,肯定是無法做出這麼大的犧牲,這樣的使命感實在令人敬佩與景仰,感謝之意也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他們親臨現場面對種槍林彈雨、死傷無數的震撼,絕對不是你我可以想像的,《私人戰爭》花了些許篇幅描繪瑪莉柯爾文受到的創傷,她瀕臨崩潰的無力與脆弱,讓觀眾感受到戰火的殘酷與無情,哪怕只是像瑪莉柯爾文或是德國記者這種旁觀者的角度,都難以自身事外。
如果他們都受到如此大的震懾,那戰爭的當事者所面臨的心理狀態肯定更為複雜,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克林伊斯威特的《美國狙擊手》也都有一曲同工之妙,他們將角色的複雜情緒與經過設計的音效與鏡頭結合,讓觀眾去體會角色所經歷的痛苦與掙扎,有趣的是前者聚焦在回到家鄉後、後者則是多半在描述主角執行任務期間。所以如果以《私人戰爭》的角度去推薦一部電影的話,我覺得《美國狙擊手》會較為接近,因為選擇這部片分享給你。
再次謝謝你與我分享電影。
From
電癮食堂 Tony
【延伸閱讀】
🔺【癮集心得】《#誰是被害者》:殘暴的無情大雨,人心是否能夠撐起包容互助的傘
🔺【電癮影評】起司洋蔥圈:四大角色《1/2的魔法》角色教會我們的人生命題
🔺【電癮焦點人物】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提名的影史傳奇人物──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的小金人之路
留言列表